迈克尔Keevak

2022年10月21日

关于留面子

《西方挪用简史》

香港大学出版社2022

在bookshop.org上购买

论面子:西方挪用简史(香港UP, 2022),迈克尔·基瓦克(Michael Keevak)追溯了西方在过去200年对中国“面子”概念的接受,认为它一直与19世纪的殖民主义有关。“丢面子”和“留面子”在现代欧洲语言中已经成为常态,以至于大多数使用者甚至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原籍是中文。“面子”在所有东亚文化中都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多样的概念。它包括正确的行为和避免冲突,包括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各个方面。你可以用“give face”、“get face”、“fight for face”、“tear up face”以及其他很多表达。但是,当它在19世纪中叶开始为中国的西方贸易界所知时,它被扭曲并简化为两个短语,“丢面子”和“保全面子”,这两个词都被用来暗示明显的西方概念的羞辱、尴尬、荣誉和声誉。中国人被认为是一个害怕“丢脸”的种族,面对西方的纠正,他们总是徒劳地试图“挽回”面子。“Lose face”可能是地道的中文表达,但“save face”不一样。“留面子”其实是西方发明的。

迈克尔·基瓦克(Michael Keevak)是国立台湾大学外语系教授。他的著作包括驻中国大使馆:鸦片战争前的外交与文化接触(2017),《变黄:种族思想简史》(2011),石碑的故事:中国的景教纪念碑及其在西方的接待,1625-1916(HKUP, 2008),虚假的亚洲人:乔治·诗篇曼扎尔十八世纪的台湾骗局(2004)和性莎翁:伪造,作者,肖像(2001)。

陈丽萍,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。她的研究方向包括文学翻译主义、流散主义和汉语、亚洲和跨太平洋语境下的本土主义。

收听更多节目:

您的主机

李平陈

李平陈是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学者和助教。她的研究方向包括文学翻译主义、流散主义和汉语、亚洲和跨太平洋语境下的本土主义。

了解更多

主持人:陈丽萍

Baidu